昨夜臨睡前,繼續用電飯煲定好時間,放了米和水。七點半自然醒來,便沒有繼續合眼,一溜起來,出了門就聞到了陣陣飯香。洗涮前特意舀了一碗讓它涼,洗完之後便翻出冰箱裡的爽口菜,美美和著稀飯下肚。

在念大學前,早晚兩頓都是稀飯,中午才有吃干飯,剛到福州時一時還不習慣,晚上食堂早早就沒了稀飯,後來也還好,很快適應了。家裡煮稀飯經常會變花樣,有時候加綠豆,有時候加紅豆,有時候加鮮地瓜,有時候加干的地瓜條,老媽經常會在早晨煮稀飯時放入一個雞蛋給我吃。


其實粥也就是稀飯,在字典裡的解釋應該是一樣的吧。但是現在大多人都不用稀飯這詞,可能是因為稀飯聽起來有股窮味而粥字有股富貴氣吧,有句話叫”富吃干、窮喝稀”,窮的年代就是喝稀飯也是需要一點點底子的,醬油拌著干飯就已經是種享受了。當然我沒有經歷那個年代,在我兒時的記憶中還算是不用愁吃的,只不過家裡也不算富有,有時候老媽會說起兒時的趣事,說我小時候有一回吃飯時直喊”肉啊……肉啊……”聽得她直掉淚。現在城裡很多地方都有”粥館”、”粥舖”這樣的店,稀飯這種從前是窮人才常吃的食物搖身一變成了別致的享受,而這些店絕對不會用”稀飯”二字來當招牌,或許哪一天復古風起會用上吧,誰知道呢。

現在的稀飯啊……我這裡也改一下吧,用粥字,顯得高雅一些。粥啊形式多種多樣,大米粥、小米粥、豆粥、菜粥、蠟八粥、藥粥、魚粥、肉粥、糖粥、荷葉粥、藕粥等等,粥名繁多不勝列舉且風味各異,各地的粥包裝一下就可以往各大城市裡推廣。而且很多人對豐富多彩的生活感到乏味時就會想到清淡的生活,就像上周六去農場玩時,肖姨打電話詢問時聽說有”種菜”這個娛樂項目顯得有八分的驚喜。唉,連這種農活也成為娛樂項目……那天還有人說起一故事:一位家長在金秋時分帶孩子去稻田,孩子指著金黃色的麥穗問大人說這是什麼,大人告訴他就那是平時吃的米,小孩說我們吃的米是一粒粒白色的啊不是這個樣子。

最喜歡稀飯的清淡和爽口,就如我喜歡淡然的生活,我不是個隨時充滿激情的人,只是喜歡在淡然中來點激情作為點綴,激情固然讓人振奮,但最終還是會回到清淡來。耳機裡放著鄧麗君的《淡淡幽情》,寫下這文字。淡然的人崇尚淡然的生活,淡淡地來,好好地去,對人生和社會沒有太多苛求,內心平靜有條不紊。但這只應該是生活,於事業,則不同,工作上要努力生活中要享受,如果太執著於生活或者工作,那麼一定會缺乏時間來品味人生百味。

說的遠些了,不管各地美食多麼誘人,我至今仍然喜歡吃點稀飯,喜歡稀一點兒的可以用喝的。無論在外頭大魚大肉多麼的自在快活,終了我還是喜歡煮稀飯配點鹹味小菜,每食之,喜其清淡,喝著那稀飯,有種神仙般的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