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来了”。
   
    这是电影《终结者》的经典台词,现在,这句台词也同样可以用在一本书上—-《一分钟经理人》。
   
    20多年来,虽然各种新的管理学”经典”层出不穷,但人们始终无法忘记《一分钟经理人》问世时的辉煌:美国20年来最畅销的管理学作品,100 年来世界最重要的管理理论之一,27种语言全球发行,销量突破1500万册!
   
    “一分钟管理法”是当今世界最流行的管理方法,它简单、实用,已经成为很多《财富》500强企业的实践指导原则,在管理学上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被誉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商业管理著作之一”。
   
    现在,它又粉墨登场了。


    新世界的老难题

    20多年来,《一分钟经理人》的风头始终未减,它曾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连续三年雄居榜首,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任何一本讲述企业管理的图书能有此殊荣。时至今日,”一分钟管理法”已经完全沉淀进了美国文化,它不仅催生了包括情景管理、目标管理等在内的一大批管理理念,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美国经理人群的管理习惯,并成为美国经理人以及各种组织领导者必备的图书之一。

    今天的中国经理人似乎更需要这样一本书。尤其是当我们每个人都大谈策略,而忽视执行;或者都在叫嚷执行,而忽视培养执行能力或者造就执行者的时候。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可以教你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培养执行观念,并从真正意义上造就执行者。

    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当中,吉姆。柯林斯把经理人分成了五个等级,而且在他看来,最优秀的经理人不仅有着极强的个人能力,他们还非常善于培养接班人。吉姆。柯林斯把这种经理人描述成”能帮助公司从优秀走向卓越的经理人”,而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一分钟经理人》就是最优秀的第五级经理人。

    一分钟经理法

    在《一分钟经理人》看来,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无论是执行还是培养接班人,关键就在于”一致”,而要想做到使整个团队步伐一致,领导者就必须不断对下属的行为给出反馈,并进行肯定和矫正,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做到管理者和执行者对于目标有着一致的理解,而且双方能够对完成目标的过程有着一致的预期。

    问题是,虽然我们当今的大部分经理人都知道自己想让下属完成什么工作,但他们却不愿意费力跟下属解释清楚。他们只是想当然地假设下属们应该知道自己的目标,可事实上,在设定工作目标的时候,经理人不应该假设任何事情。想象一下,对于所有的射击运动员来说,只有在明确标靶的情况下,枪手才有可能提高命中率,而当所有的经理人都对下属的工作目标”模糊处理”的时候,下属只能是在黑暗中挣扎。

    在确立了目标之后,接下来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怎么才能找到最适当的执行者?

    中国的很多经理人都没有意识到,最合适的执行者往往就在自己身边。只有与自己携手并进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心意相通,才能真正地与自己就目标的愿景,执行的风格,节奏的预期等方面达成一致。人们总是惊讶地发现,竟然有那么多经理人愿意去花大价钱聘请那些所谓的”成功者”,却不愿意去每天投入 10分钟培养自己周围的人。

    复杂的问题往往可以用简单的方法解决,当我们把当今企业管理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化繁为简之后,我们会发现,”其实’人’才是一切管理的根源”。如果说”一分钟管理法”当中真正有什么诀窍的话,那就是它所包含最基本的人的行为规则。作者坚信: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能做出更出色的业绩,人们总是愿意重复那些为自己带来赞扬的动作,而且没有一个人愿意被从人格上彻底否定。日常工作管理的关键就在于:确立明确的目标,然后通过表扬与批评相结合的方式来固定执行者的行为方式,从而使其行为变得更加符合预期,更加值得信赖。

    或许有人觉得这本书所讲述的内容过于简单,可问题是,那些复杂的技巧在应用的时候,往往会受到具体因素的限制,而真正简单实用的东西却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据说当本书的另一位作者斯宾塞。约翰逊把这本书稿拿给别人看的时候,曾经有人对他说:”这本书简单得让人担心。”可斯宾塞。约翰逊却笑着回应道:”好极了,我不相信会有人记得住那些厚厚的大部头,并把它应用到工作当中。”

    文/ 廖化

    作者:(美)肯。布兰佳(Kenneth Blanchard);
    约翰逊。斯宾塞(Spencer Johnson)
    译者: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