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一)太宗继位

玄武门之变,是一幕手足相残的人间悲剧,它的策划者李世民通过政变,获得权力,君临天下,开创了后来贞观之治的盛世,而与此同时,玄武门之变也留下了一个个历史之谜,通过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掉了自己的手足兄弟,但并不意味着权力就此到手,身在皇宫之中的李渊还全然不知外面发生的一切,面对李世民的血腥和暴力,李渊会是什么反应?除掉太子和齐王后的李世民将怎么对付他的父亲呢?玄武门政变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孟宪实副教授为您精彩讲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二)天下和解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了最高权力,所以他上台以后,为稳定天下局势,推出了对前东宫和齐王旧部既往不咎的和解政策,但各地的反应却并不太平。益州窦轨的借刀杀人,幽州王军廓的制造矛盾、浑水摸鱼,都是天下混乱的一个缩影。可以说如果这个混乱不平息,当时的局面就会失去控制,也就不会有后来的贞观盛世,那么,当时唐朝各地对李世民的和解政策是如何反应的?他们会执行和解政策吗?李世民究竟是采取了什么办法,来平息当时的混乱局势呢?李世民的天下和解愿望最终能实现吗?


贞观之治(三)贞观路线

上一集讲到唐太宗李世民刚刚接手天下后,在天下和解的问题上,处理得有条有理,不仅解决了当时的难题,而且团结了已有的力量。可是天下大乱之后千头万绪,唐太宗此时面临着更重要的难题,就是治理天下该用什么样的路线。关于这个决定唐朝未来命运的路线之争,在唐朝内部形成了两个阵营,一个是封德彝主张严刑峻法,一个是魏征主张以德化民。那么贞观路线最终是如何确定的呢?确定贞观路线之后唐太宗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呢?唐太宗在具体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是如何考虑老百姓的利益的呢?贞观之治的治国核心究竟是什么呢?贞观之治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治世效果呢?

贞观之治(四)太宗纳谏

皇帝和大臣之间,通常的说法是”伴君如伴虎”。然而贞观时期的君臣的关系却不是这样的。唐太宗李世民可以说是从谏如流,大臣们对他也是知无不言,积极进谏。皇帝就好像一个受到监督的人,随时随地都可能受到臣下的监督。向皇帝进谏的内容,上到国家军国大事,小到君王一举一动,有的进谏还会涉及到李世民的私生活,进谏的结果李世民多是言听计从。这种心胸和气魄是后世人所备加推崇的。可是很多的逆耳之言连一般人都很难接受,那么威武严肃的李世民为什么能够从谏如流呢?李世民纳谏究竟需要克服怎样的障碍呢?大臣们又为什么会敢于向掌握生杀大权的皇帝进谏呢?

贞观之治(五)魏征进谏

在隋末大乱之时,魏征曾有一腔政治抱负,却无从施展,他先是参加了李密的瓦岗军,后来几经周转归顺了唐朝,进入太子李建成的东宫任职,此时的魏征本以为可以大展鸿图了,没成想不久又陷入到李世民与李建成,两兄弟太子之争的漩涡中,最后李建成被杀,魏征被唐太宗李世民收服,并得到重用。至此魏征的满腔抱负几经辗转,终于在贞观时代发挥出来了,其中他对唐太宗的进谏也成了一段千年佳话,作为君臣关系的典范永载史册。那么魏征在贞观时期究竟是如何向皇帝进谏的呢?他的进谏对贞观之治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呢?我们后世人从魏征的进谏中又可以获得什么启示呢?

贞观之治(六)长孙皇后

贞观之治,盛极一时,除了唐太宗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长孙皇后是大唐盛世中的一个美丽传说。她出生在一个显赫的贵族世家,十三岁时嫁给李世民为妻,深得丈夫和公婆的喜爱。在李世民早年征战南北的期间,她紧紧追随着丈夫四处奔波。后来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身份尊贵无比。她站在一位极为出色的男人的身后,但是后人却一直对她念念不忘。那么长孙皇后被世人公认为千古第一贤后,难道仅仅因为她是位贤淑的妻子吗?长孙皇后平日一直深居内宫,她到底对贞观盛世的形成起了多大的作用?

贞观之治(七)以民为本

贞观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令人羡慕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空前兴旺的景象,国力强盛,政治清明,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同是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像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这样一批光彩夺目的大臣,他们的故事和传说一直到现在还活跃在人们的闲谈话语中。唐太宗和他的大臣们已经成为一个光鲜的符号永远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之中,那么为什么贞观君臣会给后世带来这样的印象?他们的魅力到底在哪里?李世民凭借什么创造了这个伟大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