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QQ論壇,看完不禁也啞然。

今天上网,在QQ新闻上看到这样一条消息:”广电总局下发主持人自律公告 严禁港台腔方言”,看后不禁哑然失笑。

我笑的就是,这都啥年月了,啥时代了,广电总局这帮大佬们怎么还是这般古董脑子?

浏 览一下正文,无非是对”哇……耶……”之类的感叹词要加以限制。,《公约》要求,”除特殊需要外,一律使用普通话,不模仿港台腔及其表达方式。”另外, “不模仿地域音及其表达方式,不使用对规范语言有损害的口音、语调、粗俗语言、俚语、行话,不在普通话中夹杂不必要的外语。”这些要求对于如此幅员辽阔的 中国来说,有些勉为其难。

首先我要声明一下,其实我平时很少看那些娱乐节目,偶尔看过几眼,说心里话,对有些节目主持人我也很反感,听不惯那些主持人的娘娘腔。

但是,电视有很多频道,我会寻找自己喜欢的节目去收看。目前大概有六十多个频道吧?既然有这么多频道,就说明不同趣味的观众肯定可以找到适合自己胃口的节目。

广电总局一纸粗暴的行政命令式的公约,很有可能一下子就剥夺了不少观众欣赏符合自己趣味节目的权利。

其公约所持的大棒子也很唬人,首先就是让你下岗,其次是取消”金话筒”参评资格。这哪里是什么公约呀?这简直就是苛政恶法呀!

接着再看网友评论,已多达十几页,当然有反对的也有支持的。正反双方的百分比我没做统计,因为那不是我的职责范围。

我只想站在一个客观立场上,表述我自己的观点而已。

大 众媒体是大众的,绝对不是广电总局一家的。大众有权利厌恶谁,喜欢谁,大众有自由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权利。如果在广电总局的制裁措施下,今后大众只能听 一个腔调的呆板声音,只能看一种千篇一律的冷漠面孔,只能被强迫观赏一类娱乐节目的话,这不就等于又回到了文化大革命时代吗?

那个时 代,进了电影院只能先看新闻简报,之后就是《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以及八个样板戏;仅有的几个外国片子就是北朝鲜的《卖花姑娘》,前 苏联的《列宁在十月》,阿尔巴尼亚的《宁死不屈》等等。当时老百姓给这些电影分门别类总结道,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 影—-哭哭笑笑;中国电影—-新闻简报。当时的媒体所能传达给老百姓的东西就是这么单调苍白。因为所有传媒都被最高当局严密控制住,生怕老百姓觉悟不高, 成为修正主义,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牺牲品。

所以如前所述,我刚看见广电总局的公约时,不禁哑然失笑。说白了,广电总局的大佬们跟二十多年前的大佬一样,把我们老百姓当阿斗了吧?

不再多说了,多说无益。自古就有”祸从口入”的教训。何况我狗蛋包天,竟然批评到伟大的广电总局大佬头上?不怕大佬阉掉你小JJ送你入宫做太监吗?

最后我表示:

坚决拥护广电总局的公约!

正确的要拥护,不正确的更要拥护!

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

2005-09-14

本文地址: http://bbs.qq.com/cgi-bin/bbs/show/content?club=3&groupid=100:10134&messageid=100837